原标题:长三角“数据合作群”换新“群主”
建交易所、推48个案例,江苏轮值成果沉甸甸
10月16日下午,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组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南京召开。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从江苏省数据局副局长李秀斌手中接过“轮值单位牌”。这意味着,上海市数据局将接棒担任2026年度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组轮值单位。
很多人都好奇: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群”?
这个“群”是2024年10月组建的。作为我国数据产业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的22.6%,集聚数据企业超过10万家。沪、苏、浙、皖一市三省也是承担国家数据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区域。
根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倡议和部署,在国家数据局指导下,一市三省数据局共同推动成立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组,在协同推动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标准研究制订、数据应用深化拓展等8个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合作组,采取的是轮值制。今年的轮值“群主”就是江苏。
作为现任“群主”,怎么带头干?“大家过去都开玩笑说我们是‘散装江苏’,但从省数据局成立那天起,我们就致力于打破散装,把握江苏数据工作‘一盘棋’!”李秀斌现场介绍,江苏着力构建数据基础制度,颁布实施《江苏省数据条例》,完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制度体系构建,率先组建全省统一、省市一体的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形成“一个交易所、一套规则体系、一个平台系统”的格局,推动数据产业培育,形成全域发力、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群主”既要自己干得好,更要带着“小伙伴”们一起跑。李秀斌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合作组成立以来,汇聚一市三省整体数字智慧,在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数据领域全国先行先试、算力一体化发展、政务数据资源共享、长三角数据标准共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看成效,就要看“顶流”。当下,算力是数据版图里最为醒目的板块之一,也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之一。上海、江苏、安徽协同建设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统一调度体系,安徽上线全国首个通智超量“四算合一”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并实现首批跨域算力交易,上海和江苏平台也即将上线,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发展格局。
如何让“高尖端”的数据区域合作成果成为广大企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感?当天,一市三省数据部门联合公布了2025年长三角“数据要素×”典型案例。48个典型案例覆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等12个重点领域,展现了长三角在数据要素协同创新、跨域流通等方面的落地实践。
在这些典型案例中,以一棵小青菜为例,蔬菜育种端有数据赋能“盲选”变“智选”案例,种植端有空天信息辅助科技种植案例,运输和销售端也有农产品流通数据服务案例……从育种到端上市民餐桌,全流程都有数据赋能。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次,长三角的数据局局长们在交流中,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揽子“民生合作成果”。一市三省已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累计共享交换政务数据超67.1亿条、接口调用10.5亿次,有效支撑长三角学生资助免申即享、跨省就医财政票据、公积金跨省提取、长三角出生一件事等业务协作,让区域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同城服务”。
还有一个多月的任期,“群主”还能做点啥?会上,江苏数据部门提出了“一揽子深化合作建议”:建立长三角数据标准协同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数据交易联合机制、共同推进长三角算力网络一体化建设、共建数字企业出海服务机制、设立长三角数字企业出海服务中心等。
“夯实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提升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合作能级,共同将长三角区域打造成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高地,为推动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李秀斌说。(聂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