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片承载着乡愁与希望的姜堰大地上,一场由党建力量凝聚、乡情纽带串联的医疗公益活动温暖启幕。

  10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医疗专家爱心义诊活动在泰州市姜堰区举行,这场由姜堰南京商会主办,姜堰区工商联、民革泰州市委指导,姜堰区卫健委、俞垛镇人民政府等多方协同,泰州市姜堰中医院、俞垛镇卫生院具体承办的公益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引擎,以“护佑健康”为根本使命,以“反哺家乡”为情感底色,以“服务人民”为最终落点,将省城优质医疗资源“搬”到乡亲家门口,省城名医院姜堰籍40多名医疗专家用专业与温情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乡愁健康曲”。

  党建领航:凝聚多方合力,搭建公益桥梁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在此次义诊活动筹备与推进的全过程中,党建引领始终是贯穿始终的“红色主线”。从活动发起之初的方向把控,到多方资源的协调联动,再到服务落地的细节打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

  作为活动主办单位,姜堰南京商会党支部自筹备阶段便将“党建+公益”的理念深度融入活动策划。商会党支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反哺家乡、服务乡亲”的活动定位,主动对接民革泰州市委、姜堰区工商联等指导单位党组织,共同研究义诊方案细节——从医疗专家的筛选标准,到义诊地点的覆盖范围,再到服务人群的精准定位,每一项决策都围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展开。商会党支部书记带头走访在宁姜堰籍医疗专家中的党员代表,以“乡情+党性”双纽带动员专家参与,最终组建起一支涵盖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先锋队”,为义诊活动的专业性与公益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协办单位姜堰区卫健委党委、俞垛镇人民政府党委主动扛起属地责任,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姜堰区卫健委党委提前摸排全区基层医疗需求,针对俞垛镇老年人口较多、慢性病管理需求突出的特点,指导承办单位泰州市姜堰中医院、俞垛镇卫生院党组织制定“一院一策、一村一案”的义诊方案;俞垛镇人民政府党委则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成立“后勤保障专班”,提前完成义诊场地布置、群众信息登记、交通引导等工作,确保活动高效有序推进。民革姜堰基层委的 党员们更是主动请缨,化身“义诊联络员”,在专家与乡亲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用实际行动践行“同心向党、服务为民”的初心。

  正如姜堰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戴忠全在启动仪式上所说:“此次义诊活动,是党建引领下多方力量协同作战的生动实践。从商会党组织的发起动员,到政府部门党组织的统筹保障,再到医疗系统党组织的专业支撑,每一个环节都闪耀着‘红色光芒’,正是这份合力,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护佑健康:把“专家号”送到家门口,让温情服务暖到心坎里

  “以前去南京看专家,要提前半个月抢号,来回折腾两天,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见到省城大医院的专家,还不用花钱,真是太方便了!”10月19日清晨,俞垛镇卫生院义诊现场,刚做完血压测量和心电图检查的72岁老人王桂英,握着医疗专家们的手激动地说。这一幕,正是此次义诊活动“护佑健康”使命的真实写照。

  为了让乡亲们享受到“高质量、全覆盖”的医疗服务,活动组委会经过前期调研,将义诊地点精准覆盖至“医院、乡镇、村庄、敬老院、困难家庭”五大场景——在泰州市姜堰中医院,专家们开展专科门诊、疑难病例会诊,为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在俞垛镇卫生院,设置内科、外科、骨科、中医科等多个义诊窗口,同时提供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心电图检查等基础医疗服务;在俞垛镇,专家们走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上门诊疗;在俞垛镇敬老院,除了常规体检,专家们还针对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慢性病,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在俞垛镇革命及困难家庭,专家们不仅送医送药,还与家庭成员深入交流,普及健康生活知识。

  “老人家,您这膝盖疼是退行性关节炎,平时要注意保暖,少爬楼梯,我给您开点外用的药膏,再教您几个简单的康复动作,坚持做会有改善。”在俞垛镇村民李大爷家中,专家一边为老人检查膝盖,一边耐心讲解护理要点。李大爷今年81岁,膝盖疼痛多年,因行动不便一直未能到大城市就医,此次专家上门诊疗,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商会,还想着我们这些老骨头,这份情我们记在心里。”

  除了现场诊疗,活动还注重“授人以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永久落户”。在10月18日的启动仪式上,“名医工作室”揭牌环节成为一大亮点——这些名医工作室的成立,不仅为姜堰区基层医疗机构搭建了“学术交流、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的平台,更让乡亲们未来在家门口就能持续享受到省城专家的诊疗服务,真正实现“一次义诊,长久受益”。

  “我们不仅要‘送健康’,更要‘建机制’。”姜堰区副区长朱颖杰在启动仪式上表示,“通过名医工作室的结对,我们希望将省城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留在姜堰,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让‘护佑健康’从‘阶段性活动’变成‘常态化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反哺家乡:以乡情为纽带,用行动践初心

  为什么他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深爱着这片土地。“我是土生土长的姜堰人,离开家乡30多年,始终牵挂着这里的父老乡亲。这次能有机会回来为家乡人看病,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作为医疗专家代表,丁国强教授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道出了所有参与义诊专家的共同心声。此次参与义诊的40余名医疗专家,均为在宁姜堰籍人士,他们中既有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也有临床经验丰富的骨干医师,得知家乡举办义诊活动后,纷纷主动调整工作安排,义无反顾地踏上“反哺家乡”的征程。

  姜堰南京商会会长申新军,同样是“反哺家乡”的积极践行者。自商会成立以来,他始终带领商会成员坚守“聚乡情、办实事、优服务”的初心,连续四年牵头组织医疗专家返乡义诊。“我们商会的很多会员都是从姜堰走出去的,大家虽然在南京发展,但根永远在姜堰。”申新军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前几年,我们发现家乡很多老人因为交通不便、挂号难,看病成了大问题,于是就萌生了组织专家回乡义诊的想法。没想到这一办就是四年,从最初的几十人参与,到现在的上百人受益,从单一的门诊服务,到如今的‘诊疗+讲座+结对’多元模式,我们始终在努力把这件事做得更实、更好。”

  姜堰南京商会始终以“反哺家乡”为己任,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这不仅让商会成为连接姜堰与南京的“情感纽带”,更成为推动家乡发展的“公益力量”。“反哺家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申新军表示,“未来,我们商会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情为纽带,动员更多在宁姜堰籍人才、企业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无论是医疗健康、教育文化,还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只要家乡有需要,我们就会全力以赴。”

  服务人民:坚守为民初心,书写时代担当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此次义诊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活动筹备到现场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服务人民”的初心与担当。

  为了方便乡亲们参与义诊,俞垛镇人民政府提前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入户通知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义诊时间、地点与专家阵容;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镇里安排了专车接送;针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提前登记信息,安排专家优先诊疗;现场设置了志愿者服务台,为群众提供引导、咨询、饮水等服务……这些贴心举措,让乡亲们在享受专业医疗服务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

  在俞垛镇敬老院,专家们不仅为老人们做体检、开药方,还与老人们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张奶奶,您最近睡眠怎么样?”“李爷爷,您的药一定要按时吃,不能随便停。”一句句关心的话语,一个个温暖的举动,让老人们脸上露出了笑容。敬老院院长说:“这些专家不仅医术好,态度也好,老人们都特别开心,感觉就像自家孩子来看望他们一样。”

  在俞垛镇革命及困难家庭,专家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服务人民”的担当。85岁的革命老战士陈爷爷,因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常年卧床,专家们上门后,仔细为他检查身体,调整用药方案,并叮嘱家属注意护理事项;困难家庭王女士,丈夫去世早,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自己还患有糖尿病,专家们不仅为她免费送药,还联系当地卫生院,为她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随访……这些举措,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服务人民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姜堰区卫健委负责人表示,“此次义诊活动虽然只有两天,但我们服务人民的初心永远不会变。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姜堰、幸福姜堰贡献更大力量。”

  金秋的姜堰,因这场义诊活动而格外温暖;乡亲们的笑容,因这份关爱而格外灿烂。此次第四届医疗专家爱心义诊活动,不仅是一次“党建引领、护佑健康、反哺家乡、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新时代社会组织、医疗工作者与政府部门的责任与担当。未来,相信在党建的引领下,会有更多的力量汇聚起来,为家乡的发展、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