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走进蓝色心灵花园——蓝印花布艺术与心理疗愈互动体验工作坊”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二层公共空间正式启动。本次工作坊作为“心源东方·智艺疗愈空间计划”的首个落地实践,聚焦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技艺与现代心理疗愈科学的融合创新,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服务实效。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以及本次项目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周宗伟、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纺织品与纤维艺术专业教师周姣,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宣文陵,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李颖、金玉衡等项目组成员与参与工作坊的校内外观众共同出席。

  开幕式由项目总策划、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宣文陵主持。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捷

  张捷在致辞中表示,南艺美术馆在社会美育领域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尤其在艺术疗愈方面的系统性探索与实践,已为行业树立起兼具影响力与辨识度的特色品牌。围绕本次工作坊,她概括了三大创新特色:一是双师协同与跨界融合的教学模式;二是传统文化与心理疗愈的深度整合;三是系统化与沉浸式的课程设计。她期待,通过质性研究的深度挖掘与量化研究的科学验证,逐步形成兼具科学性与文化特色的艺术疗愈“南艺方案”,并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南艺模式”。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

  林书传重点阐述“愈人计划”的缘起与实践成果。他指出:“愈人计划”已将美术馆职能从单一的“育人”拓展为关注公众心理健康的“愈人”实践;通过多感官沉浸式空间与跨学科合作,实现视觉资源与心理干预的深度整合;服务对象覆盖校内外多元群体,显著拓展美术馆的社会功能边界,该项目也因此荣获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提名荣誉。展望未来,林馆长表示将全面启动“心源东方”计划,以激活传统文化“疗愈因子”为核心,构建“艺术+疗愈+科技”的跨界生态网络,探索兼具文化适应性与中国特色的公共心理健康服务新范式。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周宗伟(左)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纺织品与纤维艺术专业教师周姣(右)

  本次工作坊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南艺美术馆在传统工艺与现代心理科学的跨学科融合进入实质性探索阶段。其以系统化课程、公益性服务与沉浸式体验为特色,体现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向多维度、专业化、学术化的创新拓展。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