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届未来能源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大会以“变革新质·协同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网主办,协鑫集团联合主办,能源基金会特别支持。来自能源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及国际嘉宾齐聚一堂,共商能源未来发展方向。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

  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在致辞中表示,苏州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布局光伏、储能及动力电池、风电、智能电网、氢能、绿色低碳加新能源汽车的“6+1”的新能源产业体系,2024年总产值突破8200亿元。欢迎海内外企业家来苏州调研考察、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创新合作。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强调,当前,能源体系正经历一场触及根本的系统性变革,而新质生产力正是驱动这一变革的核心引擎。在坚守能源安全与生态体系前提下,要在理念、技术、业态层面推动创新,强化系统协同、产业链协同、产学研用金协同,以及区域与国际协同。他呼吁各方携手破解能源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推动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新秩序。

  中国能源网董事长冯丽雯回顾了“未来能源”理念从提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她提出,未来能源是“清洁低碳”的能源、“高效智能”的能源、“普惠共享”的能源、“安全韧性”的能源。中国能源网将坚持打造开放、包容、务实的交流平台,凝聚智慧和力量,与大家共同揭开能源转型新篇章。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指出,本届大会主题精准呼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标志着新能源产业正加速向新质发展阶段全面跃迁。当前,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供给侧改革推动下,光伏行业已从“内卷”走向“破卷”,预计2026年将迎来供需关系改善的拐点,产业链价格企稳将推动企业盈利水平回升。面向“十五五”,他认为新能源产业将从“主力能源”迈向“主导能源”,长期向好趋势坚定不移。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作题为《科技驱动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以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院士,作题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研究》的主旨报告;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朱云来作题为《已来·未来能源解决方案》的主旨报告;国际能源署(IEA)名誉执行董事田中伸男作题为《全球能源转型时代的国际合作与技术协同》的主旨报告。专家们精彩的发言不时引来热烈的掌声。

  在“未来能源卓越领导者”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与国际能源署(IEA)名誉执行董事田中伸男、国际燃气联盟(IGU)副主席李雅兰、协鑫集团副董事长、协鑫能科总裁费智就“关键创新正在重塑未来能源格局”“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融合共生”“中国能源企业如何参与国际合作”“企业国际化经验的分享”等话题进行深刻的探讨。

  在未来能源大会国际论坛环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GE能源集团亚太区低碳发展总经理福井一成,东盟能源中心执行董事拉齐布·达伍德,世界资源研究所清洁能源全球参与负责人劳拉·麦格罗瑞各自分享见解和实践经验。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孙贤胜,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首席专家、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分别主持了主题为“全球协作·共识未来”和“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的圆桌对话,围绕新技术驱动协同创新、跨国合作模式、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实践;绿色金融标准、金融工具创新、碳资产管理与国际合作展开对话,共同探讨可持续投资的未来路径。

  本届大会与2025苏州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同期举办,旨在通过思想碰撞与务实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变革注入新动能。(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