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7时30分,“南京银行杯”2025高淳马拉松在南京市高淳区濑渚洲公园鸣枪起跑。万余名跑者迎着秋日晨光驰骋赛道,在丈量国际慢城生态画卷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一场融合“蟹乡文化、零碳理念、体育激情”的特色赛事,为高淳“文体旅融合”发展再添生动注脚。

  竞技角逐:顶尖跑者刷新赛道纪录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比拼,马拉松项目各组别冠军相继诞生。男子组方面,旺唐珠杰以02:20:03的优异成绩率先冲线,摘得桂冠;张龙紧随其后,以02:20:07的微弱差距获得亚军;陶辉则以02:22:26的成绩拿下季军。女子组赛场同样精彩,李福银凭借稳定发挥,以02:36:34的成绩斩获冠军;周兴志、扎西次措分别以02:39:47、02:43:25的成绩分获亚、季军。

  半程马拉松项目竞争同样激烈。男子组中,夏红然以01:09:17的成绩夺冠,杨文龙、丁仕成分获亚、季军;女子组方面,许子涵以01:21:48的成绩拔得头筹,陈悦梅、樊景分获二、三名。各组别选手用速度与耐力,在高淳的秋日赛道上诠释了体育竞技的独特魅力。

  文化浸润:慢城底蕴融入赛事全程

  作为“最美赛道特色赛事”“江苏省十大最美跑步线路”,本届高淳马拉松的赛道设计深度串联高淳自然与人文地标——从濑渚洲公园出发,途经保圣寺塔、高淳老街等历史遗存,串联固城湖、水慢城、滨湖公园等生态景观,让跑者在奔跑中感受“吴楚文化”与“水韵慢城”的交融之美。

  赛事筹备阶段,本土文化元素便已深度渗透。赛前热场环节,跳五猖、马灯等非遗表演轮番上演,生动展现高淳民俗风情;高淳老街特设“吴楚文化加油站”,当地居民以传统方式为跑者呐喊助威。为让跑者充分领略慢城魅力,赛事期间,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可享受高淳老街、固城湖水慢城、游子山景区等景点门票优惠,以及特色民宿专属折扣,实现“奔跑+文旅”的双重体验。

  绿色引领:打造江苏省领先“零碳马拉松”

  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是对“零排放”办赛理念的系统践行。为抵消赛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南京宁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项捐赠422吨国际自愿减排量(VCUs),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权威核算认证,赛事碳排放已通过自愿减排量完全抵消,成为江苏省内领先的湖畔“零碳马拉松”。

  从赛事组织到物资使用,绿色理念贯穿全程:推广电子化信息服务减少纸制品消耗,赛道沿线设置垃圾分类引导点,赛事物资优先选用可循环材料。据了解,这是高淳在“文旅赛事碳中和”领域的重要探索,未来还将延伸至“零碳乡村”建设、“生态系统碳汇交易”、“固城湖螃蟹产业绿色供应链体系”等领域,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升级”转变,助力高淳建设长三角“碳谷慢城”。

  品牌赋能:“螃蟹特色”激活产业融合

  “螃蟹”作为高淳马拉松最鲜明的品牌符号,在本届赛事中进一步深化。完赛福利延续经典——组委会为全半程选手准备11000只现蒸固城湖大闸蟹,同步赠送“一公一母”螃蟹礼包,强化“跑高马、吃螃蟹”的专属仪式感;线上“答蟹有礼”有奖问答活动吸引全国跑者参与,有效扩大赛事与地域文化的传播半径。

  赛事视觉体系同样围绕“螃蟹”主题打造:从赛事标识、宣传物料到赛道道旗、打卡墙,统一的螃蟹元素营造沉浸式体验;现场推出的“有钳・有闲”螃蟹主题市集,汇聚30余家本地商户,涵盖螃蟹美食、非遗手作、文创产品,结合舞台表演与互动抽奖,既激活在地消费,又延伸了赛事体验链条。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完赛奖牌以“固城湖螃蟹”为设计核心,蟹钳造型灵动鲜活,既呼应高淳“鱼米之乡”的生态底蕴,也让“螃蟹马拉松”的独特记忆镌刻在跑者心中。

  服务护航:专业保障彰显人文温度

  秉持“跑者至上”理念,本届赛事构建了专业、全面的保障体系。组委会共选派裁判142人、官方配速员61名,组织安保人员1800余人、医疗人员598人、志愿者1505人,总保障人数超5000人,为赛事顺利进行筑牢防线。赛道沿线设置19个医疗救护站点,配备30部AED设备,实时守护跑者安全;赛后专业拉伸、接驳服务等细节,让跑者全程无忧。

  此外,组委会还为连续八年参赛的跑者举行专属纪念仪式,致敬其与赛事共同成长的坚守,彰显赛事人文底蕴。自2015年创办以来,高淳马拉松已成功举办8届,凭借专业的竞赛组织、优美的赛道风光、鲜明的“螃蟹”品牌特色,成为展示高淳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

  如今,高淳马拉松已超越体育竞技范畴,成为一场集文化体验、旅游消费、市民狂欢于一体的城市节日。未来,高淳将持续深化“体育+文旅+产业”融合模式,以赛事为纽带,进一步释放慢城生态价值与文化魅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毛玉琦 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