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锡市新吴区的城市空间正悄然发生着温暖变化:曾经单一的河道空间,如今变身“水、商、文、居”融合的多元生活场景;以往功能单一的社区空间,升级为承载多元服务的共享平台;就连常见的城市家具,也蜕变为吸引市民打卡的网红地标。这些遍布街巷的微更新成果,不仅勾勒出城市品质提升的清晰轨迹,更生动诠释了新吴区“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治理理念,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城市微更新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精织细补,城市空间焕新颜
城市里的闲置“边角料”,正经历一场“华丽转身”。今年8月,以“青绿拾遗”为主题的水韵文化公园正式开放。这片滨河绿地将生态保护、休闲需求与文化传承巧妙融合,为居民打造出高品质“户外客厅”。7000余平方米的滨水景观串联起步行绿廊,“运河拾遗”景观装置复刻传统风貌,启航之屋、康体活动区则覆盖全龄段需求,让公共空间自然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这样的焕新故事在新吴区持续上演:粉墙黛瓦的吴风广场,将江南水乡韵味融入公共空间;盈欣绿角游园通过绿化升级与功能叠加,让闲置地块变身休闲打卡新地标。一处处闲置空间的“蜕变”,不断扩容着市民的幸福生活版图。

服务升级,社区生活更暖心
在微更新的实践中,“民生温度”始终是核心追求。振发社区的“星辰驿站”,便是城管、社区等多方协作的“暖心之作”。这座由废弃保安室改造而成的小屋,配备了AED、制氧机、共享轮椅、急救包等设备,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同时还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供心理疏导、健康义诊、“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
今年5月,鸿泰苑核心区综合提升项目启动,进一步升级了睦邻中心的惠民功能。近4000平方米的活动区域内,户外篮球场、儿童游乐区、活动大舞台与夜间灯光一应俱全,使其成为功能多元的“社区客厅”。在新光嘉园,“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落地生根,“新光巴士驿站”延伸了公交服务,配有装配式公厕、阅读区等便民设施;社区工作站内,“星光指引台”“星河生命站”等功能区精准对接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服务。

巧思赋能,城市家具添暖意
座椅、驿站、景观小品……新吴区在城市家具更新中,用巧思注入温度。今年8月启动的干城路(科东路-华谊路)节点更新,总提升面积约10900平方米,旨在打造“南望湖、北宜居”的多功能休闲服务带,以满足周边居民、办公人群及未来奥体中心客流的多元需求。规划中的双层太空舱补给驿站、骑行停靠区、氛围文字打卡装置和太空舱咖啡屋等,在扮靓城市风景的同时,也将成为市民驻足休憩的贴心港湾。
沪宁城铁新区站广场近期也完成焕新,入口处的水景小品与景观景点格外亮眼,新增的休憩角配备廊亭与座椅,为往来旅客提供温馨歇脚处,清晰的标识引导更让出行从容顺畅。长江南路与红旗路路口的景墙,因一幅“少女、鲜花和猫”的创意彩绘成为网红打卡点——城管部门通过艺术创作探索建筑外立面个性化定制,不仅提升城市颜值,更助推红旗路街区成为夜经济新地标。
以“小切口”撬动“大提升”,用“微更新”绘就“幸福景”。新吴区聚焦城市空间与设施优化的细微之处,以最小干预激活城市最大活力,将碎片化改造融入系统化升级。如今,这份通过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培育的民生“小确幸”已遍布城市角落,串联成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城市画卷,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书写出城市治理精细化的生动实践。(新吴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