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1月3日电(记者朱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因势而兴。
成立于2010年的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主,集生产、流通、技术服务、培训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高科技服务企业。近年,该公司围绕蔬菜种业研发等领域,聚焦农业科技前沿,加快探索“引、研、育、繁、推”于一体的农业科研体系。
走进绿港农业研发车间,科研人员正在调试刚下线的喷雾机器人,一旁,智能灌溉施肥机正在测试新功能……这是绿港农业在设备研制领域创新的缩影。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绿港农业将工业生产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先后开发采摘运输车、喷雾机器人打药车、运输机器人、AGV运输车等50余款产品,并在巡检机器人、植保机器人、自动采摘机器人研发领域陆续取得突破,让技术落地田间,解决实际问题。
硬件创新的同时,绿港农业注重挖掘“种子选手”。坚持新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在育种、栽培管理、水肥一体化、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逐步开发出7大类、200多个产品,其中超100个实现商业化应用,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8件。
为了加快技术创新与农业创新深度融合,绿港农业近年来建成13.5万平方米现代农业研发试验场地、2万平方米智能科研生产设施、2万平方米智能科研生产车间,配备1456平方米实验室及60多台(套)专业研发设备,并专门成立科研中心,构建以绿港研究院、智慧农业研究所为核心的“一院一所”研究架构,拉近技术创新与市场距离。
技术成熟后,如何让行业有“标”可依?绿港农业在标准制定上精准发力,发布及获批制定企业标准20项、地方标准2项,并参与《设施种植园区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设计规范》《水肥一体化设备》等行业与国家标准制定,为农业生产标准化提供清晰“标尺”。
“公司创立之初,我就希望运用现代农业设备解决农民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问题,如今我们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农企、农民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绿港农业董事长李文虎说。
在技术创新之外,绿港农业探索推动农业经营模式迭代。针对农户分散经营、技术薄弱的问题,推出“龙头企业+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1+X”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在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建设运营34个大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园,直接带动1万人就业,间接带动近10万人增收。以江苏盐城产业园为例,当地农户通过学习技术开展标准化种植,收入较以往大幅提升。
同时,绿港农业打造并完善“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平台”,建立“绿港科技服务超市”等网络平台,完善成果展示、咨询服务等功能,并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近年来已为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管理人员提供培训与指导3000多人次。
截至目前,绿港农业累计获得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30余项荣誉,2024年销售额超12亿元。未来,绿港农业将持续深化前沿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不断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