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物馆的文物走出展柜、当音乐节的旋律点亮夜空、当田间地头的村咖串起风景、当绿茵场外的市集人潮汹涌……翻开“十四五”常州高质量发展的文化篇章,字里行间满是深度赋能的生动故事——文化不仅成了市民游客眼中的“诗与远方”,更成了拉动城市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2021年,7003余万人次游客走进常州,带来超千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增幅分别突破36%和27.5%;2023年,全市游客量冲破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站上1200亿元新台阶;2024年,游客人数比2019年多了近五成,收入近1400亿元……
五年来,常州用文化这把“钥匙”,打开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蝶变的大门。文化融入产业、消费、城乡、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商业的热闹、体育的活力与文旅的魅力交织,既成为城市文化现代化的生动注脚,也让市民游客的生活更有滋味。
文化让市场焕发青春
“十四五”期间,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常州全市35岁以下年轻游客占比过半。近年来,在常州的各大音乐节上,18—35周岁的乐迷占比约90%。在常州,文旅消费早已跳出逛景区、买特产的窠臼,朝着新鲜多元的消费场景发展,在文化的串联下,商业、体育、乡村旅游实现了“1+1+1>3”的深度融合。
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每年都盼望着太湖湾音乐节。这个长三角顶流音乐节,让常州连续三年拿下全国音乐节票房第一。商场策划主题文创市集,酒店上线“乐迷专属套餐”,餐饮店发起音乐节接驳就餐服务……一场演出带动了一座城听逛吃住全链条消费,“青春乐都”也成了全网乐迷留言中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十四五”以来,常州举办了超6.6万场营业性演出,包含凤凰传奇、时代少年团等极具人气的大型演唱会,仅2023年至2025年,大型演出就吸引170多万名乐迷,拉动超百亿元消费。
带着“毛孩子”同样能在常州找到归属感,今年,“宠物+文旅”主题活动如火如荼:2025“爱宠同行”主题消费季、首届宠物嘉年华,吸引3万多人参与,引发全市联动,商场设宠物用品展台、景区开宠物友好路线、酒店提供宠物托管服务,一场活动直接带动消费超570万元。
乡村也借着文化新衣换了容颜,溧阳“一号公路”“溧阳茶舍”“金坛美宿”“青春不夜桂林村”“江南雪村”等名片,把乡村生活打造成年轻人有兴趣、爱来玩的文旅新业态。2024年,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接待游客2620.6万人次,实现营收超50亿元。
体育赛事在文化的赋能下成了消费催化剂。“苏超”期间,常州先后推出“免景区门票”“56789分层优惠”“五免三减半”“看球游城赢大奖”“常宝许愿池”“苏超嘉年华”等活动,全市围绕“文商旅体+”打造丰富融合产品体系,解锁冰雪世界、跨年狂欢、萌宠友好、音乐演出、文化演艺、夜公园等花样百出的消费场景,推动赛事流量高效转化为城市留量。常规赛期间,常州6个主场赛事吸引观赛人数超50万人次、带动客流200万人次以上,直接拉动消费超15亿元,常州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27%,其中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38.8%。
文化让文博增添魅力
“十四五”期间,常州激活文博潜力,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无形的文化魅力被转化成看得见的综合效益。
全市大力推进“百馆之城”建设,文博场馆不满足于传统静态展览,纷纷将夜游、研学活动、沉浸互动与收费特展融合策划,全市年均举办千余场社会教育活动,2024年入馆参观人数超过700万人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口碑与人气双丰收。
今年上半年,常州博物馆打造了“金色海昏”“滚滚来袭”等爆款特展,上线“国宝来常”文创,1—10月营收达1187.26万元,同比增长226.98%;“金色海昏”特展入选全国100个热门展览榜单第39名,“何以长江”数字艺术展入选中博热搜榜“全国TOP100热门展览推介新展·特展前十”,“日出东方——寺墩古国文明展”获国家文物局重点展览推荐;创新打造的“龙城志——常州博物馆数字实景研学”入选江苏省文旅科技融合创新项目,“寻龙·读城”特展入选全国文博热门展览,“常州地域文明探源”研学线路获评全国优秀……
五年来,常州持续探索研究博物馆孵化的路径、方法,已打造出一批弘扬“常州精神”,传承“常州文脉”,反映“水韵文化”,彰显“吴地古韵、江南雅韵、中国风韵”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原创性主题展览。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风景名胜区、工业遗产等保护管理单位一起参与,为文化赋能添彩。
文化让产业更具实力
“十四五”期间,常州文旅产业的“家底”越来越厚。
据统计,常州现有超3万家文旅市场主体,其中规上企业1093家,较2021年增加四成多,2024年规上企业总收入1593.3亿元。恐龙园等“老招牌”越做越响,恐龙园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全国7家、江苏唯一;景尚恐龙主题度假酒店等在服务中融入更多文化体验,入选全省首批金鼎级文化主题酒店;中吴宾馆毓秀舫中餐厅、松筠小筑凭着独特文化氛围,跻身“黑珍珠餐厅”行列,让食客吃出“文化味”。
新兴文化产业接连冒尖,全要素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期间,常州创成省级及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6个,形成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等70多个特色鲜明、业态集聚的产业园区(基地),培育出永安行、灵通展览、吟飞科技等20余家数字文化领军企业,把文化与科技拧成一股绳。
常州获“文旅产业创新标杆城市”等称号,“常享游交旅融合服务体系”入选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全市2个项目入选文旅部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3家单位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研发中心。
文化让城市精彩“出圈”
“十四五”期间,常州以城市底蕴为基,全方位创新“出圈”。
紧扣文化这一引流增流的活水源泉,常州打破传统思维,以包容、多元、务实、拼搏的人文特质具象表达,让“理想之城”的人设精准触达每一个人,入选中国最美夜间文旅消费目的地、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跻身“全国十大热门周边游目的地”等榜单。
五年来,恐龙、音乐、国潮、“苏超”等备受关注的文化IP得到大力推介,“常州,一座真有理想的城市”“骑着恐龙游常州”等话题全网曝光量超12亿次。“苏超”期间,十三妹等话题阅读量破亿,“文旅常州”抖音号累计播放量超5.2亿次、涨粉超50万,央视、“东部战区”抖音号为“常宝”点赞加油,“全国文旅为常州加油”等话题多次登顶热榜,有效扩大了常州文旅传播的覆盖面、触达率,带动“乐园之都”“青春乐都”“理想之城”等IP火爆“出圈”。
与此同时,常州以贴心、用心的服务让“出圈”之路更加通达,不仅常常请外来游客免费乘坐全域公交,还开通“恐龙地铁”“音乐巴士”“苏超直通车”“常享游景区直通车”等主题交通,连行李寄存、宠物托管都考虑到了。手机点点,就能在“乐享常州”平台订门票、查攻略、预约场馆;文旅场所里2500多个充电桩、500多座标准化厕所随处可见,省社保卡可直接当文旅“一卡通”用。
在“出圈”过程中,常州充分整合全市新兴产业、头部企业、核心产品、特色场景,携手理想汽车开展“开启理想之旅,共赴美好生活”等营销推广活动,以1.25亿元文旅消费补贴撬动汽车及文旅消费超65亿元,实现乘数效应;持续打造“龙年游龙城”“文旅消费推广季”“常州文化旅游节”“新能源生活节”等消费活动矩阵,办好“工业旅游暨大运河工业遗产峰会”“文化和旅游夜间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等系列品牌活动,设立常州(澳门)旅游推广中心,推动全市文旅消费持续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