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梅畅村,有着十余年种植历史的150亩水芹迎来丰收季。这些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水芹,不仅凭借绿色优势畅销多地,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 “致富菜”,带动就业增收成效显著。

在梅畅村水芹种植基地,田间水塘间一派繁忙景象:十几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分拣、清洗水芹,有的工人忙着将水芹栽种到水塘中,有的则熟练地采收成熟水芹。作为村里的支柱特色产业,梅畅村水芹种植已历经十余年发展,村民们每年都会精心养护水塘、翻耕土地,为水芹生长筑牢基础。

“我家就住在附近,年纪大了,在家门口摘水芹挺好的,一天能摘一百多斤,能挣百十块钱。” 基地工人韩克平说。水芹不仅能净化水质,还具有补钾利尿等功效,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其绿色健康的特质深受市场青睐。据悉,梅畅村水芹采收期从每年10月持续至次年春节,采收季里田间每日繁忙不停。

“往年水芹亩产大概一万多斤,今年受气温影响,亩产约七八千斤。不过我们的水芹销路不愁,除了本地销售,还能发往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南陈集镇梅畅村水芹种植基地负责人於代红介绍,新鲜水芹从田间采收后,借助便捷的物流体系能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鲜度与品质得到充分保障。
在村集体的大力扶持下,水芹种植这一生态产业不仅让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梅畅村党总支书记刘斌表示,水芹产业已成为村集体与村民的 “双赢产业”:“它不仅为村集体每年带来几十万元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全村七八十户农户就业,村民收益很可观。村里一直全力支持水芹产业发展,不仅出台补贴政策、提供农资支持,还帮助村民疏浚沟渠,解决种植中的实际问题。目前,我们村每天能卖出两三万斤水芹。”
下一步,南陈集镇将以梅畅村水芹种植为核心,全力拓展产业延伸链:不仅计划引入水芹深加工技术,开发水芹酱、脱水水芹等产品,让水芹 “保质期更长、附加值更高”;还会结合乡村旅游,打造水芹采摘园、农耕研学基地,让游客既能体验采收乐趣,又能了解生态种植知识;同时,还将进一步打响 “梅畅生态水芹” 品牌,完善产品溯源体系,让这根 “致富芹” 从 “卖新鲜” 向 “卖特色、卖文化” 进阶,带动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动力。(崔希晨 翟羽佳 朱治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