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南京职教老师把喀什古城的改造故事搬进了思政课堂,这样的教学太接地气了!”“师徒结对后,以后备课遇到难题,随时能向南京专家请教了!”11月4日至8日,新疆喀什地区的多所中职校园里,不时传来师生们的热议。由教育部教材局统一部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三科教材办公室组织、支持与统筹下,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牵头实施,南京六所职业院校组成的教研团队,再次赴喀什开展“职教教研手拉手”项目推进调研活动,用精准协作破解教学难题,以双向互鉴凝聚发展合力,在东西部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产教融合调研

  课堂深耕:同课异构碰撞育人智慧

  “同学们,喀什古城在改造中既保留了老建筑的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这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生动体现……”在泽普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上,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蔡祎昀老师以本土文化为线索,讲授《哲学与人生》课程,鲜活的案例让抽象的哲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台下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举手互动。

  课堂是教育协作的主阵地。此次活动中,两地教师围绕中职思政、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开展了一场场精彩的“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王敬蓉老师与喀什中专邵院院老师同授《最后一片叶子》,一个侧重情感体验式教学,一个注重文本细读,不同的教学思路碰撞出智慧火花;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傅晓慧老师和伽师县中职赵晶郁老师共研《沁园春·长沙》,前者融入AI教学工具,后者结合边疆学子的成长感悟,让经典课文焕发新的生命力。以一粒小番茄的“从田间到餐桌”为生动情境链,中华中专陈阳老师为喀什学子精心构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生态实践课,通过环环相扣的议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度解析新疆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乐于成为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践行者。

  “以前总觉得统编教材的重难点不好把握,和南京老师一起磨课、听课、评课,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喀什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历史教师曹老师深有感触。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的教研员们全程参与两地公开课、讲座的精心打磨,及时组织两地教师开展专题研讨,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到评价方式,逐一细致点评,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让每一堂展示课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样本。

  

  南京喀什两地语文教师合影

 精准赋能:靶向帮扶破解发展难题

  “思政课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要像‘渠水’一样滋润学生心田,既要守住育人主阵地,又要接好生活地气。”在喀什调研和培训现场,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的胡卫芳教研员以《素养导向的思政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为题开展讲座,结合南京职教实践经验,为喀什教师送上“教学锦囊”。

  针对喀什地区职教发展的实际需求,南京教研团队量身定制了“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全员参与”的赋能培训方案。语文教研员程云组织专题研讨,立足“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手把手指导教师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策略;历史教研员戴斌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带领喀什教师集体备课,梳理教学重难点;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俞斌带来《AI赋能中职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现场操作演示,让当地教师“触摸”与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前沿成果。

  在叶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丁金凤主任分享思政学科建设经验,徐楚齐老师开展阅读教学专题讲座,课后还在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教研员程云的组织与主持下,与当地教师围坐在一起,举办教学沙龙活动,逐一解答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在伽师县中职,教学能力大赛备赛工作坊热火朝天,南京专家针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设计、课堂实录逐一打磨,提出“突出本土特色、强化互动设计”的优化建议,让老师们茅塞顿开。

  

  南京卫生高职校教师现场上课

 结对共建:长效机制筑牢协作根基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师徒了!以后教学上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在喀什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师徒结对仪式上,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甜老师握着曹鑫老师的手郑重承诺。此次活动中,这样的暖心场景不断涌现——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与疏勒县中职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涵盖教师发展、学生联谊、资源共享等多个领域;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在伽师县中职挂牌名师工作室分站,构建“一对一”结对研究共同体;南京金陵高职校的方道生、秦啸等教师被聘为喀什中职汽修、计算机学科教学导师,明确一年期专项帮扶计划。

  “短期帮扶解燃眉之急,长效机制才是根本之策。”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项目协作负责人孔晓华副主任介绍,为让协作成果持续发力,团队在深入调研喀什职教统编三科教材实施和产教融合现状的基础上,与喀什地区教育局共同制定了“协作共享共建”计划:在师资培养上,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联动教研机制,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课题共研;在资源共享上,借助高教社的数字平台和两地线上交流平台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库,涵盖课件、教案、示范课视频等内容;在教学核心能力培养上,谋划开展跨区域跟岗研学、技能竞赛交流等活动,促进两地教师和学子相知相融。

  五天的时间里,南京教研团队足迹遍布喀什市、泽普县、叶城县等五地,累计开展教学展示20余场、专题讲座15场次,形成教学改进建议百余条。从课堂教学的微观打磨到协作机制的宏观构建,从单一的经验分享到全方位的资源互通,南京与喀什的职教协作正从“短期帮扶”向“深度融合”转变,从“输血式外部支持”向“造血式内生赋能”升级。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三科教材办公室的精心组织、全力支持与统筹协调。办公室主任赵晶全程参与活动策划与实施,前期多次牵头召开南京、喀什两地线上协调会,精准对接两地职教需求,结合中职三科统编教材使用重难点,组织三方共同敲定 “同课异构、专题讲座、结对共建” 三位一体的活动框架,为活动靶向发力提供了科学指引。活动期间,赵晶主任深入喀什地区中职学校课堂,全程观摩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同时,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三科教材办公室还为活动提供了后勤保障支持,协助搭建“虚拟教研室”等线上资源共享平台,为后续常态化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彰显了国家级出版单位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宁喀教师共同研讨

  山海有距,同心无间。下一步,在教育部教材局持续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三科教材办公室持续组织下,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将进一步深化协作机制,推动两地职业院校在教材实施、师资培训、课题共建、跟岗研学、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让跨越千里的职教情谊在互学互鉴中不断深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喀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南京力量。(程云 王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