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在南京江北图书馆(新馆)·定山剧场内,为期一个月的2025南京青年戏剧汇展演活动正式落下帷幕。七年深耕,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青年戏剧汇双向奔赴,共同成长。今年活力迸发,共呈现6部青年戏剧竞演、4部青年读剧演出、12场戏剧展演及10场系列活动,共计32场演出与活动,为青年戏剧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全面展现青年戏剧的创造力与江北新区的文化活力。

  本届青年戏剧汇展演活动由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主办,江北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江北图书馆、南京江北新区文化馆及抓嘛(南京)文化艺术创作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通过“青年戏剧竞演”“江岸艺术汇”“南京青年戏剧读演周”“多元戏剧活动”四大板块,推动戏剧艺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助力江北新区打造“现代、国际、精致、活力、生态”的文化形象。

  青年戏剧竞演:汇聚全国创意,彰显青年思想

  青年戏剧竞演板块作为南京青年戏剧汇展演活动的核心单元,自9月8日征集以来,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161部作品。经过初评,《一个男的聊他全家》《“她”正在进入雨林》等6部剧目成功入围,于11月15日在南京集中亮相,角逐本届竞演大奖。

  

  经过评选,《一个男的聊他全家》获得本届青年戏剧竞演“最佳剧目奖”,《等风停,就是海水变蓝的季节》和《天台故事》共同获得“优秀剧目奖”。通过30位大众评审现场投票,《乳房对白》获得“最受观众喜爱奖”。

  

  

  

  青年创作爱好者王先生在看完竞演之后表示,“南京青年戏剧汇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作为观众来说,看到这么多青春有活力的戏剧,也是对自己未来创作道路上的一种督促,不断地去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饱含更多的热情和热血。”

  江岸艺术汇:戏剧走进城市空间,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江岸艺术汇作为本届活动的新设板块,《风雨长望》《红色记忆》《青眼观情》《竹海释卷》《君住长江尾》等12场戏剧展演突破传统剧场边界,让艺术走出剧场、走进商圈、沁入生活,将演出带入高校、红色纪念地、商圈与江岸公园,实现“戏剧进高校、进商圈、进园区”,与市民“零”距离互动,打造更加轻松文艺的文化消费场景。

  许多家长特意带孩子前来观看《红色记忆》展演,一位家长感慨:“演出把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故事,孩子喜欢,我们也受益,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而在商圈里的戏剧巡演与戏剧快闪,让市民在购物休闲过程中偶遇戏剧瞬间,观众娜娜在看完演出之后说,“现场的氛围太好了,这种打破边界的演出形式特别棒,让戏剧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青年原创戏剧读演与多元戏剧活动:创新探索与体系构建

  四部充满创意和深度的原创作品,通过“读演+演后谈”形式,还原戏剧文本魅力,搭建青年创作者与观众间的沟通桥梁;同期举办的剧本工作坊、剧本朗读会、表演工作坊等活动,为戏剧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江岸戏剧对话”作为系列活动亮点,特邀三位终选评委作为嘉宾展开对谈。上海戏剧学院硏究生导师司徒慧焯围绕“新城是否需要老故事”展开探讨,思考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戏剧如何为新区注入历史记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博士孙书悦分享了江岸情感底色对其表演的影响,以及在地文化对戏剧创作的作用;上海YOUNG剧场节目总监、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联合策展人包含则分享了上海经验,探讨如何在江北新区借助剧场建立文化认同。

A

   从校园剧场到城市商圈,从原创大戏到即兴表演,青春与戏剧的相遇绘就了金陵最动人的文化风景。在“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的滋养下,政府、企业、高校、剧场同心协力,让戏剧艺术走进青春生活,让青春活力点亮文化舞台。

  未来,江北新区将持续以新区文旅资源为基,以戏剧艺术为媒,打造更具包容性、创新性与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让青春活力与创新智慧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得以持续升华。(江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