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前集村广场华灯齐放、暖意融融,2025年“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送戏进乡村”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文艺工作者们怀揣对基层的热忱,携精品佳作亮相舞台,以艺术为媒传递文化温度,用精彩演绎串联乡村烟火,让优质文化资源扎根乡土,为基层文化振兴注入蓬勃活力,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化魅力。

  乡村舞台:质朴空间里的文化剧场

  暮色漫染时分,广场上“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的舞台,在灯光晕染下愈发醒目。简洁的舞台架构、规整排列的红色座椅,与周边错落树木、停放的红色卡车相融共生,晕染出乡村特有的质朴与亲切。

  村民们扶老携幼、络绎而至,或围坐唠着家常,或驻足眺望舞台,宁静广场渐渐化作满溢期待的文化“会客厅”,静静等候艺术盛宴掀开帷幕,将乡村夏夜的烟火气,晕染成文化共情的温馨底色。

  精彩演出: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交响

  随着开场歌舞《家门口赏好戏》旋律轻扬,演出正式“开席”。现代吕剧《花样的日子》选段里,演员们以婉转唱腔、鲜活表演,诉说乡村里的时代故事,让传统戏曲在创新表达中迸发新活力;广场舞《拨根芦柴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动感跃动,用热烈舞姿铺展乡村生活的红火气象;女声独唱《百年好合》、男声独唱《大爱芬芳》,以歌声传递美好愿景;经典戏曲《姊妹易嫁》韵味悠长,唤起观众对传统艺术的珍贵记忆;情景剧《烽火老圩门》回溯红色岁月,以情动人、以史育人;男女对唱《茉莉家乡》、舞蹈《桃夭》、《共圆中国梦》,或柔婉曼妙、或激昂澎湃,共同绘就乡村文化的多彩长卷。

  舞台之上,演员们身着亮色服饰,动作舒展洒脱、神态饱满生动,背景大屏的自然景观与灯光交织错落,营造出沉浸式视听氛围。台下,观众席座无虚席,后排、侧边也站满、蹲满了人,不少村民举着手机,定格精彩瞬间。

  特别设置的互动环节中,吕剧名家现场教学,孩子们一招一式学得认真,引发阵阵喝彩。传统艺术与现代表达在此完美交融,掌声与欢笑成为这个夏夜最美的背景音乐。

  文化惠民: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滋养

  作为班庄镇“家门口赏好戏”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此次演出是连云港赣榆区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实践。文艺工作者们以专业水准深耕基层文化土壤,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高质量文化大餐。从传统戏曲的创新演绎到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从生活化的歌舞表演到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再现,演出既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更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当《共圆中国梦》的旋律渐渐消散在夜色中,经久不息的掌声诉说着观众的不舍。一位白发老人感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心里暖洋洋的。”这场文化之约,不仅是一次艺术盛宴,更在乡村播撒下文化振兴的种子。

  “茉莉花开”香飘赣榆,文艺服务情暖基层。今年以来,赣榆区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为载体,通过精准化对接、多元化呈现、实效化落地,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田间地头、百姓身边,既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更播撒下滋养心灵的文化种子。

  如今,文化赋能的成效正在赣榆乡村逐步显现:村民精神面貌愈发昂扬,乡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相辅相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铺展。展望未来,赣榆区将把“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纳入常态化工作,持续深化文化惠民举措,让理论宣讲更具感染力、文化服务更贴民心,以文化凝聚力激活基层治理效能,让文化真正成为点亮乡村生活、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刘哲良 黄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