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海门濒江临海,屡遭风潮灾害,县境涨坍无常。尤其是明代中叶,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一再迁徙,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栽县为静海乡,归并通州。
海门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海门,东濒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距长崎、釜山等国际大港仅400海里;南倚长江,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海门,是长三角北翼联通上海的第一桥头堡,处于承南接北的重要枢纽位置。
海门市设有3个街道,9个镇,231个村民委员会,67个居民委员会。
海门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
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无霜期长。 春季(3-5月),是冬夏季风转换季节,冷暖空气相互争雄,天气多变,气温回升缓慢且不稳定,呈跳跃性,常出现低温连阴雨和春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