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南京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南京这座城市的禀赋资源,特别是我们拥有举办青奥会、亚青会这样独特的机遇,提出了把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南京在国际影响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水平、体育产业、体育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陈卫红

本期嘉宾

人物介绍 陈卫红,男,南京市体育局局长。

Part 1对于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您作为南京市体育局局长,是如何理解的呢?

体育强国之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从19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举办时国人喊出“奥运三问”,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百年梦圆,几代人为此不懈地奋斗。
关于对“体育强国”的理解,可以肯定的说,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个包含体育软硬实力的集合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包括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国民体质和参与健身意愿、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体育产业发达程度、体育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南京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南京这座城市的禀赋资源,特别是我们拥有举办青奥会、亚青会这样独特的机遇,提出了把南京建设成为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南京在国际影响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水平、体育产业、体育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今后五年,南京体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一重大体育发展战略,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如期建成世界体育名城,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的贡献,为“体育强国”建设谱写好南京篇章。

Part 22016年底,南京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健康南京”的建设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近期南京提出了创建“国家运动健康城市”的构想,在“体育即民生”的理念指导下规划了“六个身边”工程,涵盖了健身设施、组织、活动、指导、赛事、文化等六个方面。请您从这六个方面,结合我们市民的健身需求,谈谈具体举措。

我们结合南京体育发展实际,向市委、市政府呈报了《关于创建“国家运动健康城市”的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分别作了批示,要求“积极争取”。创建工作既是对“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这两个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也是对南京体育事业发展和“健康南京”建设的有力促进,也能够为后青奥时代南京体育发展设定一个社会更易接受、内涵更加丰富的新定位,使“世界体育名城”的建设不断深化、久久为功。最主要的是通过创建不断提升符合“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标准、适应广大市民运动健康新需求的南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
我们的主要设想是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意见》《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以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世界轮滑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基础,围绕“健康南京”建设目标,从发展基础、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等方面对创建工作系统谋划。突出体育惠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导向,建立健全市民身边的健身设施、组织、活动、指导、赛事、文化等“六个身边”工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六边工程”建设。
一是完善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增强体育的有效供给。当前,南京11个区“四个一”体育设施已建成使用,重点打造的“五大体育公园”其中四个已初具规模(中山陵、聚宝山、老山、金牛湖),建成5261个晨晚练健身点、3948个全民健身工程(点)、100个街镇体育活动中心、752个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2301个较大自然村小篮球架,积极推进“拆装式游泳池”、“笼式足球场”项目试点建设,建成12个新型健身场地设施,完成17个乡镇多功能运动场地升级改造,累计建成健身(登山)步道近1000公里,规划建设了江宁区汤山温泉、高淳区桠溪慢城、浦口区老山休闲等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今后几年,我们主要通过巩固深化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丰富服务功能,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衡配置,推进新农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建设,推动乡镇多功能运动场和行政村体育设施建设,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健身营地等设施建设。计划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10个体育公园、100个配建体育设施的城市社区“游园绿地”、15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40片足球场地,新增400公里健身步道。城市社区健身器材覆盖率和完好率保持100%。同时贯彻《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提升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通过“宁体汇”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更多体育场馆免费或低费开放。
二是扶持发展群众身边体育社会组织,强化体育总会枢纽型功能建设,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社团发展。主要是以规范化、社会化、专业化、实体化为基本要求,按照体制脱钩、实体化改革、管办分离,分类推进体育社团改革,逐步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依法自治的发展格局,不断提高体育社团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体育社团组织网络向基层和不同人群覆盖延伸,引导自发性健身团队和全民健身站点依法依规转化为固定健身组织,鼓励建立和培育更多的健身俱乐部,逐步建立完善健身俱乐部联赛制度和业余运动等级制度。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组织群众参与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我们将坚持以丰富体育内涵来提升品牌活动影响,以提高群众参与度来增强群众幸福感。以“南京马拉松”、“元旦健身长跑”、“全民健身日”、“9.29世界步行日”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为引领,注重发挥市、区、街三级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开展面向基层、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保证每年体育系统组织的各类健身活动达到2200项次以上,参与群众达到200万人次;同时引导支持单项运动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活动。
四是充分发挥品牌赛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组织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赛事。比如说,这几年我们紧抓成功筹办国际轮滑顶级系列赛事的契机,积极营造全民特别是青少年参与轮滑运动的深厚氛围,全市近60所中小学校开展轮滑项目,近100所高校设有轮滑社团,全市开设70多家轮滑俱乐部,全年参加轮滑活动的人次近50万;今年8月12日至13日,国家体育总局将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轮滑决赛安排南京在举行,这既体现了对南京办赛能力的信任,也客观反映了南京在推广轮滑运动方面走在国内城市前列。还有,每年一届的南京马拉松,不仅成为展示南京城市风光、人文历史底蕴的城市名片,更是成为南京市民热情参与的体育嘉年华,为响应广大市民的呼吁,今年“南马”参赛名额由去年的2.1万人扩增至2.8人,且完赛率非常高,全马和半马完赛率分别达到了97.8%和98.8%,南京小伙狄鋆勇夺男子全马季军成为全城关注的热点;此外,围绕“南马”衍生了各类健身跑、健身走活动达到50多项次,其中“城市乐跑”、“南京微马”参与人数都在千人以上。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举办有影响的重大赛事推动全民健身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群从体育健身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感受竞技体育乐趣的同时,让运动收获健康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五是加强群众身边的科学健身指导,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向群众广泛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通过继续办好科学健身大讲堂等方式,搭建覆盖全市的全民健身指导平台;体育信息服务、体育健身健康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全面推开,提高城乡居民科学健身素养,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健身咨询服务;在现有国民体质监测组织网络的基础上,打造集运动能力评估、体质健康测试、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业余等级评定、健身志愿服务于一体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综合服务平台,发挥体育在防病治病和康复等方面的作用。
六是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文化,积极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加强与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合作,营造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的社会氛围。重视对武术、健身气功、舞龙舞狮、龙舟、棋牌等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强对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和研究,等等。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相关部门、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组成编制工作组,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标找差,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地编制《南京市创建国家运动健康城市发展规划》,争取在2018年下半年颁布实施。
  • 访谈现场

  • 访谈现场

  • 访谈现场

  • 访谈现场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