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生摄影作品
【字号  打印 关闭 

物像-形像-意象的升华 
杨恩璞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吉龙生拍摄了一组夜鹭等鸟类摄影,拜读后爱不释手,我不仅得到极大审美愉悦,而且再一次对鸟类摄影的价值有了深入认识。我认为摄影禽鸟并不简单,根据不同用途有不同境界。如果要使自己拍摄的鸟类题材成为艺术精品,需要有个从物像、形像到意象的升华。
第一层次是物像再现,就是本源地实录鸟类的原生态。今日之鸟类摄影是关系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环保摄影,是关系到人类如何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的重大题材。吉龙生有一双发现大自然生灵美的眼光,有一颗赞美生命力的善心,所以他抓拍夜鹭时着力炫示出:这个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可爱、聪慧和灵气,它们是美的天使、人类的朋友,理应受到呵护。
第二层次是形像塑造,艺术类拍摄禽鸟,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展示其物像,但艺术摄影画面里的图像需要注入作者主观意识,即运用造型语言表达自己对被摄禽鸟的审美评价和情绪感悟。他为了在画面中对夜鹭熟练、敏捷捕食动作倾注赞美,有时就不计较是否能再现其物理状态的全部细节,或虚或实、或动或静、或物或影,进行了适度的形变或夸张,总之形体塑造服从于情感表达,从而来激发读者精神共鸣,产生其对大自然、对禽鸟的珍爱之情。
第三层次是意象升华,意象的“象”不同于画像的“像”,更多地是指营造画面气场、意境,让读者领悟其象征意义和内在哲理,如中国“扬州八怪”画派主帅郑板桥画竹石图就是借景抒怀,题跋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他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生哲学。吉龙生也对意象和意境进行努力探索,他采用非常规的视角和构图,以及精彩难得的动作瞬间,透射出对夜鹭生存方式的赞叹。画面中那些可爱的夜鹭既有搏击长空的潇洒和豪迈,又有追鱼捕食的神奇和机智,尤其它那志在必得、出奇制胜的神功巧计,真使人看了感动而羡慕,从而鞭策自己勤奋上进,增添战胜困难的智慧和勇气。
拍摄鸟类,在摄影上具有相当难度。吉龙生就靠他基本功扎实,靠自己认真观察夜鹭的活动规律及机智灵活的反应,所以才能从容不迫地跟踪摄取如此精彩的画面,真是难能可贵。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就是具有精湛的工匠才艺,应该要特别给他点赞!

郑壬杰 (《大众摄影》杂志社副社长、执行主编)

最生动、最优美的生态现象只有在杰出的摄影定格中才能充分显现。吉龙生的这组作品不同于常规的拍鸟,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娴熟的摄影语言,个性化地描述了自然生灵的生存本领,为生命律动的精彩定格。通过这些影像传递出他对自然生态链的思考与理解,以丰富的内涵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默契。他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华的提炼,都是自然生灵生存技能的体现,给观者以美的流动及深度的启迪,彰显出形式与内容,思想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本领的魅力》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和孩子》

“红泥人”是人们对辛巴族部落的称呼,这个部落的土著人维持着500年前的生活方式,终年用红土混合黄油涂抹在皮肤上和头发上,将自己裹在“红泥巴”中。辛巴部落是纳米比亚最具特色的传统部落,辛巴人17世纪从安哥拉高原迁徙至此,曾经是非洲草原上强大的游牧民族,但如今,他们依旧停留在原始状态,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偏远地方,聚集在一个个孤立的小村落里。
从他们略显空洞和漠然的眼神中,我们看不到他们对外来文化的新奇,也感受不到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有的仅是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的枯燥与平静。作为远道而来的到访者,真不知该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既想为他们讲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又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会破坏这里的封闭和自足。我试图想从“红泥人”部落中的女人与孩子们的视角和眼神,来反映她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尤其,是这些孩子不能获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不知何时才能摆脱我们看来难以想象的困境,心里反复思考着,这种原始的习俗还能够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延续多久……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一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二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三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四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五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六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七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八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九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纳米比亚辛巴部落的女人与孩子 系列之十

单幅作品欣赏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爸爸送我上学去》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桃”醉收获》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各有焦点》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阳光灿烂的日子》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国家公祭日“烛光祭”》
《悲伤的泪》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警钟长鸣》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向往》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足下留情 坚守生辉》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温馨的家园》
《鲸湾港火烈鸟 》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喜马拉雅神奇云海》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南非的企鹅》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不畏风暴》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春的旋律》
《缤纷五彩》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青春溢彩 飞扬追梦》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大潮奔涌》
Plants: image 1 0f 4 thumb
《精彩舞台》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01-2017 js.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江苏频道
(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 )